董卓是当时非常有能力的地方大员,他出身并不高,依靠自己能力成为一方诸侯。废少帝立献帝是董卓一生败笔,也是他失败的导火索。解释董卓这一行动,离不开他的动机:通过废立,掌握朝政!
之所以废掉刘辩,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如刘协,这只是董卓的借口。对董卓来说,掌握一个痴呆皇帝最好,可以玩弄于股掌之中,怎么可能愿意侍奉能力强的君主呢?
董卓
第一,少帝刘辩称帝理由不充分,何进兄妹树敌很多,董卓认为废立可以赢得人气。刘辩之母是何皇后,也就是何进的妹妹。何皇后身材高大、性格强悍,横行后宫、无人敢惹。汉灵帝的儿子一直夭折,说不定跟她就有关系。刘协的母亲王美人怀孕,怕被何皇后加害,竟然想要打胎。何皇后毒死王美人,汉灵帝大怒,把刘协送到自己母亲董太后那里抚养,才得以保命。刘辩自小举止轻浮,没有帝王威仪,汉灵帝也不太满意,但他是长子,很多事情还得仰仗何进一族,临终只得传位刘辩。董卓可能觉得群臣也对刘辩不满意,才想到废立,同时通过此举铲除何进一党的势力。
第二,刘协年纪小,可以玩弄于股掌之中。董卓进京时,刘辩13岁,汉献帝刘协8岁。刘辩即将成年,对于董卓来说不易掌控;汉献帝才八岁,当不了什么家,自己才能大权独揽。
第三,通过废立树威,确立独裁地位。董卓口碑不好,所在的凉州也不入流,董卓主政自然很多人不服,如果镇不住满朝文武,说不定自己性命不保。当时,东汉首都洛阳的军事力量并不强,以至于害怕董卓的三千西凉兵。军事方面,曹操、袁绍等“西园八校尉”可能连兵都没有,主力部队在驻扎各地,以至于董卓能够横行京师。
还有一个原因,董卓跟献帝更有亲近感,献帝刘协生母王美人死得早,他的父亲汉灵帝刘宏害怕有人谋害他,就把他悄悄送到自己的母亲董太后那里抚养,对外称“董侯”,董卓觉得自己也董,跟董太后虽不是近亲,但可以视为本族。
另外,由于少帝不是董卓所立,所以在好多事情上并不一定会完全听董卓的。而且极有可能会和拥立自己的那些大臣形成串联,对董卓形成不利的影响。所以综合这些因素,董卓遂决定废少帝而立汉献帝,随后又害死了少帝和何太后。
董卓满以为做完会更加有利于他执掌朝政大权,但是事实却恰恰完全相反。本来董卓如果不废立皇帝而一直发号施令的话,那些大臣们虽然不满也只能够忍受。但是董卓无故废立皇帝,破坏了规则。于是袁绍、曹操等联合各路诸侯群起而反对董卓,最后董卓被打败后被迫西逃,最终一步步走向败亡的地步。
发布于:山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