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在办理贷款时,都会碰到等本等息和等额本息这两种还款方式,不少人被它们搞得晕头转向,甚至因为选错而多花不少冤枉钱。这两种看似相似的还款方式,背后藏着不少玄机,今天就来深入剖析一番。
先说说等本等息。从名字就能看出,它是把本金和利息平均分摊到每个月,每月偿还固定的本金和利息。具体来说,每月还款本金相等,利息也是固定不变的,计算方式相对简单。比如贷款 12000 元,分 12 个月还,月利率 1%,那么每月本金就是 1000 元,利息 120 元,月供 1120 元。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每月还款金额固定,方便做财务规划,但缺点也很明显,由于利息始终按初始本金计算,实际利率往往高于名义利率,总利息支出较多。
再看等额本息,它是每月还款总额恒定,但本金和利息的构成比例逐月变化。刚开始还款时,利息占比大,本金占比小,随着时间推移,利息占比逐渐减少,本金占比越来越大。计算方式相对复杂些,需要用到专门的公式。同样以贷款 12000 元,年利率 12%,期限 1 年为例,等额本息的月供约为 1066.67 元,总利息约 600 元,而等本等息的总利息则是 720 元,差距一目了然。
这两种还款方式的核心区别在于利息计算方式不同。等本等息就像 “一刀切”,不管还了多少本金,利息始终按最初的借款总额算,这就导致即使本金在不断减少,利息却没有相应降低,自然总利息就高了。而等额本息则是 “利随本减”,随着本金逐渐偿还,剩余本金产生的利息也越来越少,总利息支出也就更少。
现在不少人对这两种方式存在争议,有人觉得等本等息月供固定,便于安排开支,有人则认为等额本息更划算,能省不少利息。其实,选择哪种方式要看具体情况。如果是短期贷款,等本等息可能更方便;但要是长期贷款,等额本息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,能节省大量利息费用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销售人员为了推销,可能会把等本等息包装成 “低息” 产品,误导消费者。大家在办理贷款时,一定要仔细计算,弄清楚每种方式的实际成本,避免掉进陷阱。
等本等息和等额本息是两种常见贷款还款方式。等本等息每月还固定本金和利息,利息按初始本金算,总利息高;等额本息每月还款总额固定,本金递增、利息递减,总利息低。二者利息计算方式和总利息支出差异显著,选择时需根据贷款期限和自身财务状况决定。
你在办理贷款时遇到过还款方式的选择难题吗?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划算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,别忘了关注我,获取更多实用的金融知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