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登在巴基斯坦隐居了近十年,期间频频发声,指责美国支持以色列、干涉中东事务、摧毁伊拉克政权、操控阿富汗局势。他的每一次声明都充满了强烈的政治仇恨,但却几乎从未提及中国。
不是拉登不清楚中国的存在。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且经济总量全球第二,中国在阿富汗也有不少合作项目。按理说,中国早该进入他的黑名单才对,但他始终绕道而行。不但没骂过中国,甚至在那些关于“伊斯兰世界受压迫”的言辞中,也从未提到中国。
更有趣的是,在他去世前网络流传的一封所谓“遗嘱”里,虽然内容杂乱无章,却有一句话极为醒目——“我不会惹中国。”真假无从考证,但这句话却没人觉得荒谬,这说明在全世界眼中,拉登对中国的“避让”是一种公认的事实。
为何这位到处树敌、惹事生非的人,却唯独对中国避而不战?这不是靠宗教归属感,也不是军事力量压制,更不是因为“打不过”,而是因为他“不愿意打”,这背后肯定有深层次的原因。
要想弄清这点,首先得明白他为什么要打其他国家。
原因其实很明朗。他反感的不是哪个国家的强弱,而是对方是否插手中东事务、干涉别国内政、是否尊重伊斯兰教。美国在中东的军事介入、英国的殖民历史、法国的价值观输出、俄罗斯对车臣的强硬镇压……这些在他看来都是“文化和政治的入侵者”,他视之为敌人。
他打的,不是单纯的国家,而是“入侵伊斯兰世界的势力”。
那中国呢?中国有没有做这些事情?
没有。
中国没有在中东驻军,没有对他国政权说三道四,也没有干预伊斯兰国家的内政,更没有插手中东事务的痕迹。
中国既不插手,也不煽动,不参与“谁正统谁邪恶”的争斗。
对拉登来说,这等同于“你没有触碰我的底线”,他自然没有必要把中国当成敌人。
所以,看似偶然的“没被盯上”,其实是早有注定。其他国家被攻击,是因为踩了地雷;而中国没事,是因为一直保持着正确的姿态。
想弄明白中国为何没有成为目标,还得从中国的做法说起。答案不在拉登,而在我们自己。
中国的核心外交策略,用一句话概括就是:不主动惹事,不畏惧挑战,但也绝不随意干涉他国事务。
这不是退缩,而是一种明确的底线。早在1953年,周恩来提出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”,奠定了中国外交的根基——尊重主权、互不干涉、互不侵犯。这一原则非一时之策,而是几十年始终如一的准则。
阿富汗战争是一个典型例子。2001年“9·11”事件后,美国率多国部队进驻阿富汗,掀起全球反恐行动。中国既未参战,也没有介入任何武装行动。中国外交部当时明确表态:中国反对恐怖主义,但反恐不能成为干涉主权的借口。
这句话非常关键。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外交立场,也向拉登传递了明确信号:你那套“谁压迫伊斯兰,我就打谁”的逻辑,在中国这儿不适用。
美国在中东设军事基地、推翻政权、扶植代理势力,这些在拉登眼里是“西方的侵略行为”。而中国不驻军、不搞颠覆、不参与政变,这正是他无法动员的理由。
再说宗教方面。拉登对宗教自由极为敏感,他憎恨那些干预宗教信仰的国家。中国的宗教政策又如何?
2025年1月18日,中国发布了《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》,规定境内外国人可以进行宗教活动,但必须依法登记,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或从事分裂活动。简单来说,信仰自由有保障,但破坏国家稳定的行为不允许。
这一政策在很多国家看来是“规则清晰”的典范。既不强制推行,也不放任自流,既尊重文化多样性,也坚持法律底线。
这种处理方式非常高明,它最大限度减少了外界对中国宗教政策的误解,也让极端分子失去了“宗教迫害”的宣传素材。你不能对外说“中国压迫宗教”,因为事实根本不支持。
从外交到宗教,中国的一整套机制,让拉登这类极端分子难以找到“正义动武”的借口。没有情绪上的理由,没有舆论基础,也没有群众支持。
他无法编造故事,也拉不来支持,更无法自圆其说。
所以,绝不是中国运气好,而是中国主动做对了一件事:不给极端主义留下任何可乘之机。
如果说前面讲的是“我们没做什么”,那么最后一部分要说的是“我们做了什么”。
中国的安全感,从来不是靠武力压制得来的,而是依托稳定的战略方针、可信赖的国家形象以及明确的行为边界建立起来的。
看看中东国家对中国的态度:为什么中国没有建立军事联盟,却能同时与伊朗、沙特、阿联酋等国展开合作?为什么中国不输出制度,却在中亚地区保持稳定的政治互信?为什么没有庞大的情报网络,却能在阿富汗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合作项目?
因为中国倡导的不是“你必须听我的”,而是“你愿意我帮你”。这种无附加条件的合作模式,是中东国家最渴望的。
更重要的是,中国从不玩弄“文明高低”的游戏。西方常常宣扬“普世价值”,拉登正是反对这套理念而起。而中国强调“各国有各国的文化土壤”,提倡“合作共赢”和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。这些理念在伊斯兰世界听来格外亲切。
拉登虽然极端,但并非没有判断力。他能区分真正的敌意与“不惹我”的态度。中国不崇拜他,但他至少认定:中国是那个不踩底线、不挑痛点的国家,打它没道理。
这背后,是中国几十年一以贯之的战略耐心。中国不靠结盟换安全,而靠的是“行为模式的可预期性”。今天中国如何管理宗教,明天依旧如此;今天不驻军,未来十年也不会变。
中国的安全,是自我构筑的闭环。
所以,我们可以说,中国不是“拉登害怕”,也不是“藏得深”,而是这个国家从未给敌意生根发芽的土壤。
当全世界都在问:“拉登为何不打中国?”换个角度看,其实答案很简单:
因为中国,从来没进入他那个“仇恨的世界观”中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