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贺新禧
1916年,是农历丙辰龙年。这一年,陈独秀创办的《青年杂志》更名为《新青年》,北大红楼开工建设,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,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,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……又是龙年将至,让我们回顾108年前的丙辰龙年,追寻先辈的足迹,感受激情澎湃的历史岁月。
《青年杂志》创刊号与更名后出版的首期《新青年》(第2卷第1号)
1916年(丙辰年)也是一个龙年。
这一年,陈独秀创办的《青年杂志》,从第2卷第1号起,正式更名为《新青年》。这一期杂志上登载了陈独秀的《新青年》和李大钊的《青春》。陈独秀在《新青年》一文中,提出新青年“第一当明人生归宿问题”,应当“内图个性之发展,外图贡献于其群”。
“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——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”主题展第04展厅
时任《晨钟报》编辑主任的李大钊则通过《青春》一文希望广大青年站在时代前列,做有为的新青年:
“青年循蹈乎此,本其理性,加以努力,进前而勿顾后,背黑暗而向光明,为世界进文明,为人类造幸福,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,青春之人类,青春之地球,青春之宇宙,资以乐其无涯之生。”
建设中的北大红楼与今日北大红楼
这一年,北大与比商仪品公司签订贷款建楼合同,决定在马神庙街东口外一块河滩空地上兴建预科学生宿舍,这就是后来的北大红楼。10月中旬,北大红楼正式施工建造,至1918年8月正式竣工。整体建筑近“凹”字形,东西对称,坐北朝南,二层以上外墙至屋顶,以红砖红瓦铺砌,故名“红楼”。当时称为北大一院,是校部、文科和图书馆所在地。
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
这一年,黎元洪总统正式签署任命状,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。顾颉刚在《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》一文中回忆:
“他(蔡元培)到校第一天,校工们排队在门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,他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无人、不予理踩的惯例,脱下自己头上的礼帽,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,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。”
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上向全校发表就职演说,提出“大学者,研究高深学问者也”,号召大学生应肩负振兴国家重任,做到“抱定宗旨”“砥砺德行”“敬爱师友”。
《新青年》北京编辑部旧址(陈独秀故居)——北池子箭杆胡同9号(今20号)
其后,蔡元培邀请老朋友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。随着陈独秀北上,《新青年》杂志编辑部亦从上海迁到北京北池子箭杆胡同9号(今20号),北京由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。
撰稿:王威
原标题:《108年前丙辰龙年那些事儿(1916年)》